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科技金融赋能“硬核”创新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6:52:00    

文/卢文 图片由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提供

近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以“金融助力共同富裕之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主题,举办该行二季度媒体开放日活动。该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平带领金融顾问和媒体代表,先后走进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和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森兰),深化银企交流合作,探索科技金融创新路径。

创建“人才银行”:以人力资本重塑金融评价体系

国星宇航卫星控制中心的大屏上,一组组数据在实时跳动,记录着中国商业航天的突破性进展。成立于2018年的国星宇航,凭借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全球首颗在轨可视化区块链卫星等创新成果,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硬科技”企业。该公司拥有多元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媒体代表体验国星宇航智能设备

商业航天近年来发展迅速,竞争也日益激烈。数据显示,我国商业航天产值由2019年的约0.8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9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6万亿元。但目前商业航天产业链尚未成熟,卫星和终端研发制造、发射成本高昂,加上技术迭代和市场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

“感谢浙商银行成都分行以‘人才银行’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实践,让我们把人才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赵宏杰表示。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在深入了解国星宇航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后,根据其“硬科技”属性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特点,结合总行创建的“人才银行”品牌,创新以“人力资本”作为授信核定重要依据,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融资服务方案。

2025年3月,国星宇航获批浙商银行成都分行5000万元纯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研发中航天级元件采购的资金需求,加快“星算计划”卫星部署进程。“星算计划”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构建未来算力网络,推动“算力上天”的科技革命。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金融顾问参观希望森兰智能工厂

5月1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将国星宇航的星时代27至38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

群星闪耀,合作共赢。截至2025年5月末,浙商银行成都分行通过“人才银行”品牌,已服务各类人才企业超100户,各项融资余额超15亿元。

今年初,国星宇航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赵宏杰坦言:“公司还将持续通过债权融资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发展提速。相信与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未来的合作是一片‘星辰大海’。”

数据精准驱动:“创新积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密码

以科技织“经”,以金融编“纬”,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正和更多科技企业紧密携手,共同构建绚丽多彩的锦绣未来。

希望森兰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致力于高中低压变频技术研发及相关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当希望森兰在科研攻关、加大生产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时,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的“科创积分贷”展现出精准服务力。依托大数据,通过构建涵盖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转化等维度的“创新积分”信贷量化模型,该行在企业“无感”状态下完成3000万元预授信测算,实现从申请到放款的“极速响应”。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金融顾问走访调研国星宇航

这一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是该行“星火计划”专项行动的缩影。自2021年起,该行聚焦“专精特新”、拟上市、独角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高科技、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构建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矩阵,并通过向总行争取差异化审批权限,提升审批效率,形成“技术流”与“资金流”的良性互动。

从商业卫星组网到工业变频技术突破,该行正以科技金融为笔,书写着“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新篇章。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将坚定服务实体经济、深耕科技创新,支持高层次人才筑梦立业,助力高水平科技企业自立自强。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