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北京)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北京研发 青海转化”协同发展新模式
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形成国家战略牵引、央地资源协同、东西力量互动的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2024年8月,省科技厅与北京市丰台区政府签署《共建青海(北京)科技创新基地合作备忘录》,在丰台园创新中心共建青海(北京)科技创新基地。8月22日,记者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一年来,科创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据了解,青海(北京)科技创新基地立足青海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需求,汇聚北京市优秀科技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孵化创新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到青海转化应用,打造“北京研发、青海转化”的研发新模式,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双向奔赴”。
立足北京丰富的创新资源,充分利用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等“2+4”产业集群和创新优势,科创基地聚焦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绿色算力5个重点产业创新需求,高标准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全方位服务保障,一批致力于盐湖化工、光伏能源、数字、算力等领域的优质科创企业成功入驻,一批创新项目加快布局。
目前,基地已建设完成3000平方米特色龙头企业研发中心、1000平方米科技型初创企业孵化空间,西部矿业、盐湖沃锦等10家青海重点企业,以及北京仟跃科技、北京执象科技等3家北京高科技企业相继签约入驻,覆盖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算力、智能制造等京青两地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同时,为加大科创基地的政策保障,入驻企业可享受丰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与青海省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专项支持,并可自主选择在北京或青海注册,科创基地提供租金减免及高端人才政策保障等服务。
着眼未来发展,青海将以扩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为契机,持续强化青海(北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探索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场景和应用渠道,拓展“科技+产业+金融”合作交流路径,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以科技开放合作提升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借助科创飞地“筑巢引凤”,破解科技创新难题,建立东西部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研发转化新模式。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何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