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通堵点降低内河运输成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6:49:00    

把加快主干线大通道扩能升级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建设服务重点物资运输的集约化规模化重要港区;提升区域集装箱河海联运畅通水平;提升内河水运智能化水平。

《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近日印发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这将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产生积极作用。

内河运输在我国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干线航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水运主干线,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保障其畅通。以长江为例,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政策推动下,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形成一条“联通川渝湘、畅行鄂赣皖、通达苏浙沪”的水上高速路。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0亿吨,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近年来在运力、运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长江航道仍存在区段标准不统一、局部船闸拥堵等问题。长江口“一主两辅一支”航道格局尚未形成,存在下游12.5米深水航道通航条件不稳、三峡枢纽河段“卡脖子”以及上游川渝段航道等级偏低等问题。

内河水运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其效用,适应当前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精准谋划,打通卡点,提高干线航道通过能力和通航效率,增强安全韧性。

优化通道。要把加快主干线大通道扩能升级摆在优先位置,重点聚焦长江干线中上游浅点整治、下游航道升级、长江口韧性提升,西江航运干线全线达标,京杭大运河重点船闸扩能等方面,力求充分挖潜“两横一纵”水运主通道效能。着力推动长江中上游支流、淮河支流、西江支流等未达标段建设,攻坚云黔桂、黔湘、皖豫等省际未达标高等级航道。力争“建一条、通一条、畅一条”,加快支流高等级航道向重点经济区、城市群拓展延伸,充分发挥干支联运效益。

强化枢纽。内河港口在矿产、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建设服务重点物资运输的集约化规模化重要港区,强化重要港区与铁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坚持优存量与控增量相结合,持续推进港口岸线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托重庆、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加快打造内河航运服务集聚区。以现代化转型和提质增效为导向,继续积极推动港口功能优化提升,并总结成效推广经验。

畅通网络。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集装箱河海联运格局加速形成,但直达沿海港口的内河集装箱通道尚未完全打通。要加快联通上海、舟山、连云港、南通、盐城、嘉兴等沿海港口的高等级航道建设,推进集装箱河海直达、江海河联运发展,优化海港集疏运结构,提升区域集装箱河海联运畅通水平。同时,要提升长三角航道网互联互通水平,围绕加密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等干线沟通、优化航道网内部联络、扩大航道网联通范围、强化短支航道衔接园区等方向,建设一批航道工程。

智慧引领。随着交通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在内河水运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需求越来越多。要切实提升内河水运智能化水平,坚持科技引领与数字赋能,在码头、航道、通航设施、船舶、支持保障等方面协同发力,积极推进航道公共服务智慧化、电子航道图干支衔接、智能船舶研发应用等,不断丰富智能航运应用场景,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保障数智化水平,提升航运组织效率,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齐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