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被罢免,中韩关系能否迎来转折点?
韩国宪法法院于4月4日宣布罢免尹锡悦总统职务,使其成为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遭弹劾下台的韩国总统。尽管这场持续多日的弹劾风波暂告一段落,但它搅起的“千层浪”还远远没有平息,韩国国内的政治与社会分裂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韩国将立即进入为期两个月的总统选举模式。无论哪个政党最终执政,中韩关系都将迎来改善的窗口期。

宣判现场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1.
李在明支持率遥遥领先,但仍存在变数
根据韩国宪法,若总统被罢免,须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由于60天的时间较为紧迫,选举日期通常会尽可能接近该期限,并选择周中进行,同时避开公休日,以提高投票率。因此,韩国很可能在6月3日前后举行总统选举。

尹锡悦(资料图)
近期韩国主要民调显示,约六成选民倾向于政权更迭,而希望延续现政权的比例约为四成。这一数据与弹劾案的支持与反对比例基本一致,表明在野的共同民主党占据有利竞争地位,而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则面临挑战。此局面与2017年朴槿惠弹劾后的情形类似,但当时保守阵营处于分裂状态,使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文在寅具备明显优势。
目前,共同民主党内党首李在明的支持率遥遥领先,京畿道知事金东兖、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及前总理金富谦等人的支持率较低。随着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二审宣判李在明无罪,使其面临的短期司法风险消失,李在明的支持率有望继续提升,但他仍需警惕保守阵营可能的团结。

李在明(资料图)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另一方面,国民力量党内部竞争激烈,反对弹劾的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大邱市长洪准杓、首尔市长吴世勋等人支持率领先,而支持弹劾的前党代表韩东勋、前院内代表刘承旻、国会议员安哲秀等人亦跃跃欲试。这使得国民力量党陷入困境:能赢得党内提名的候选人未必能获得广泛选民支持,而受选民青睐的候选人却难以获得党内提名。潜力最大的首尔市长吴世勋还面临检方调查的可能性。
02.
极右翼不会善罢甘休,韩国社会的分裂仍将持续
尹锡悦被罢免后,将继续接受“内乱头目”指控的刑事审判,同时因失去总统特权保护,还可能因非法干预国民力量党的选举公荐、妨碍司法公正、滥用职权等罪名遭到起诉。其夫人金建希亦可能因涉嫌操纵股价、地产投机、干预政治及收受贿赂等指控重新接受调查。因此,尹锡悦及其支持者可能持续发动抗争,试图延续保守政权,并争取早日获得赦免。
在弹劾审理期间,极右翼势力已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规模反弹劾集会,部分执政党国会议员亦参与其中。此举助长了右翼势力的士气,并导致尹锡悦支持率在部分民调中有所回升。尤其是在3月8日尹锡悦获释后,右翼势力指控检方违法拘留其领导人,甚至有约四成民众对宪法法院的裁决表示不信任,部分极端保守派甚至扬言冲击宪法法院。鉴于极端右翼势力1月份曾暴力冲击批准逮捕尹锡悦的首尔西部地方法院,韩国警方做好了最高等级的戒备。

4月3日,在韩国首尔,警察在韩国宪法法院附近进行交通管制。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
另一方面,以共同民主党为代表的“进步势力”则对弹劾成功感到振奋,若重新执政,可能推动宪法改革、重启“特检法”,并彻底清除涉嫌非法戒严及政变的残余势力。然而,保守派势必展开强力反击,但因其在国会中的席位没有过半,所以可能继续通过街头示威、绝食抗议,甚至对共同民主党及司法系统发动极端袭击。这将加剧韩国社会的对立与分裂。
03.
中韩关系迎来转机?
尹锡悦执政期间推行“战略清晰”政策,全面向美西方靠拢,并在台湾、新疆、南海等涉华敏感议题上采取对抗立场。本次弹劾过程暴露出其强烈的反华立场,显示出此前韩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努力并非其本意。因此,韩国保守派主流人士亦认为尹锡悦过于激进,不能代表整个保守阵营的主流观点。事实上,中韩建交、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韩国总统参加2015年“九三阅兵”等历史性事件均发生在韩国保守政府执政期间。因此,即便保守派重新执政,也可能适度调整当前过于激进的对华政策;若共同民主党上台,则对华政策可能更加务实。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促使韩国调整对华政策。拜登政府在卸任前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使韩国深感被美国“背刺”;特朗普再次执政后,打着“美国优先”旗号,持续加大对韩国的压力,如对韩国输美产品征收高达25%的“对等关税”、削减半导体补贴、增加驻韩美军“保护费”等。此外,尹锡悦政府的强硬政策导致朝韩关系完全破裂,未来新政府可能需要调整对外政策以降低风险,而缓和对华关系是其中的重要选项,例如减少对“印太战略”的介入,并在朝核问题、经贸合作等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协调。

2024年12月4日,韩国首尔光化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
尽管尹锡悦被弹劾下台为中韩关系改善提供契机,但韩国社会的深刻分裂,使任何新政府在相当长时间内都需优先处理国内政治危机、弥合社会裂痕及恢复经济增长。
美国的制约也是韩国调整对华政策的重要阻力。尽管特朗普政府倾向于将美韩、美日韩等同盟关系视为交易,可能要求韩国增加“保护费”并对大规模联合军演持消极态度,但其拉拢韩国一起遏制中国的总体战略不会改变。例如,在最近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日韩外长联合声明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这表明无论韩国哪个政党执政,都难以摆脱美国的影响。
同时,由于尹锡悦及保守派曾将李在明及共同民主党指控为“反国家势力”,李在明即便当选总统,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也会谨慎行事。过去,他曾因一句“只要对中国大陆和台湾都说‘谢谢’就够了”的竞选发言而遭到保守派的激烈批评。这表明,即使共同民主党执政,韩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幅度仍将受到诸多因素掣肘。(作者:詹德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