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了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是指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依据《1994年GATT》所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是成员政府在正常贸易条件下维护本国国内产业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与针对不公平贸易的措施不同。设置保障措施的目的在于使成员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具有一定灵活性,以便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免除其在有关WTO协定中应当承担的义务,从而对已造成的严重损害进行补救或避免严重损害之威胁可能产生的后果。
实施保障措施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进口急增,包括“相对增加”与“绝对增加”。
2. 该产品的进口数量急剧增加,以致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3. 成员方可以在非歧视原则的基础上对该产品的进口实施限制。
保障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命安全保障措施:
包括安全教育、预警系统、安全设施、应急预案等。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包括加密技术、审计机制、备份措施、授权管理等。
财产安全保障措施:
包括物理防范、网络安全、信息备份等。
此外,保障措施的实施方式主要有提高关税、实行关税配额以及数量限制等,实施期限一般不应超过4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但总期限不得超过10年。在紧急状况下,进口方可不经磋商而采取临时保障措施。
建议成员方在采取保障措施时,应严格按照WTO相关协定和协议的规定进行,确保措施的合法性和透明度,并提前通知其他成员,以便进行充分磋商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