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日丨胖友减重手术后2个月瘦身60斤:“女儿说我再也不用每天吃药了”
“减重手术后,我女儿很心疼地对我说:‘爸爸,以后你再也不用每天吃很多药了。’”
2025年5月11日,在长沙西湖公园湖畔,一名接受减重手术后成功减肥的“胖友”在分享会上动情地说。

△一名“胖友”正在分享自己的故事
当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举办“5·11”中国肥胖日“胖友”交流会,吸引了众多医护人员、患者代表参与。
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医护人员不仅希望以医疗手段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帮助更多人科学减重,也希望通过情感的连接给“胖友”们以恢复健康、重返正常生活的信心。
肥胖防控形势严峻,公众认知亟需提升
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当前,中国50%以上的成年人及约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而最新研究预计,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将达到65.3%,儿童及青少年则高达31.8%。
逐渐走高的数据背后,隐含着多重健康风险——肥胖可以影响全身多系统、器官,诱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疾病。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显著增加医疗系统负担。保守估计,到2030年,中国因肥胖引起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
专业赋能,共建医患沟通平台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倡议,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在“5·11”中国肥胖日这一重要节点,定期举办胖友交流会。这次活动旨在搭建医患沟通桥梁,提供权威健康指导,同时面向公众普及科学减重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5月11日上午9点,“胖友”们和医护人员齐聚西湖公园。潇湘晨报记者在现场见到了2年前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张先生(化姓)。他告诉记者,因为童年时期用药不规范,自己一直比同龄人看起来肥胖。而直到体重飙升至390斤、显著影响了睡眠后,他才引起重视,开始了解减重手术。
“手术前我几乎睡不了一个整觉,总是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术后我坚持每天做有氧和无氧运动,现在体重只有180多斤了。”张先生说。不仅如此,他的血压、血糖等指标也都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
活动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李鹏洲副教授与李伟正副主任医师共同主持。在开场环节,朱晒红教授与朱利勇教授代表科室致辞,介绍本次活动的初衷与愿景,表达了团队在肥胖防治事业中持续深耕的坚定信念。
随后,朱利勇教授带来了题为《减重代谢外科中的内外科综合治疗》的专题讲座。从肥胖的成因谈起,深入解析了饮食结构、运动习惯、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对体重控制的影响,并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系统讲解了科学减重的路径与关键环节。在药物和手术治疗方面,他详细阐述了各类医学减重手段的适应症、优势与潜在风险,实用性极强,赢得现场听众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湘雅三医院营养师苏志红带来《如何做好肥胖防控并预防复胖》的专题分享。她指出,减重后复胖是众多患者面临的共性问题,其背后常涉及生活方式反弹、心理波动以及身体代谢适应等多重因素。她强调,要想有效预防复胖,需长期坚持科学饮食与规律运动,同时加强心理建设,树立合理的体重管理观念,并借助专业团队的持续指导,走好每一步。
有患者术后减重137斤,恢复健康、重返职场
在专家答疑环节中,患者提出的问题涵盖饮食建议、运动方法、手术风险评估等实际困惑。专家们一一耐心解答,并根据个体差异给出个性化建议,现场气氛热烈。
在“胖友经验分享”环节,3-4位“减重之星”讲述自己的蜕变历程。其中一位体重指数高达63.5 kg/m²的“胖友”,术后成功减重137斤,不仅身体恢复了健康,还重返职场。
朱晒红教授、朱利勇教授为表现优异的患者颁发“减重之星”“最佳毅力奖”等荣誉,表彰他们的坚持。
据悉,湘雅三医院胃肠外科II科(胃肠疝、机器人及减重代谢外科)作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国减重及代谢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肥胖防治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朱晒红教授、朱利勇教授、易波主任带领下,科室在减重手术技术、术后管理、MDT多学科协作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综合治疗体系。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