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贵师院“黔行”推普:燃动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3:59:00    

近日,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黔”行志愿服务队(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深入毕节市金沙县柳塘镇,在校园、乡村和派出所开展系列推普活动,以专业热忱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课堂 “趣” 推普:以语言活力筑牢成长基石

校园里,“普通话小达人” 徽章成为激发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同学们热情高涨,课堂内外主动练习。志愿者通过趣味互动与对比教学寓教于乐,通过趣味互动搭建学习阶梯,让标准发音成为孩子们触摸更广阔世界的 “语言基石”。为乡村儿童筑牢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语言基础,让每一个稚嫩的发音都承载着走向更远未来的可能。

孩子们高举手牌倡导学好普通话

乡野 “亲” 推普:以沟通温度联结城乡情脉

贵州师范学院志愿服务队深入毕节柳塘镇淹坝村、前胜村的田间院落,开展推普调研,累计回收有效问卷80余份,走访20余户家庭。年轻一代普遍外出务工,普通话已成为维系亲情的关键纽带。志愿者耐心指导老人练习日常用语,从赶集询价到与远方子女通话,逐字示范发音。村民那句:“学好普通话,能跟在外的娃多聊几句心里话”的质朴表达,印证了推普是促进城乡信息互通的桥梁,更是为情感联结和乡村振兴注入的语言动能。

“筑”梦“黔”行志愿服务队走进前胜村

窗口 “实” 推普:以标准语言提升服务效能

走进柳塘镇派出所,志愿者与民警围绕工作场景交流普通话使用现状。王警官引用"外省司机行李遗失因方言沟通受阻"的案例,揭示了基层服务的语言瓶颈。面对民警普遍使用方言、普通话待提升的实际情况,志愿者现场示范接待用语的标准发音,为民警在实践中提升沟通方式提供参考。这一过程帮助建立更精准的沟通机制,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从课堂的生动启蒙到田间的暖心互动,再到政务窗口的效能升级,此次推普活动以语言为桥,为多元群体凝聚沟通共识。服务队表示,将持续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优化推广策略,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拉近心灵距离、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通用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度语言支撑。(雷思琦|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