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烽火再燃|坐拥96项产权、产品自带“黑科技”,军创企业家赵同彬:“冷门”垃圾桶,年产值近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9:33:00    

21岁退伍,24岁创业,20年间,他从一名门外汉变身山东省瞪羚企业掌门人;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从模具开发到材料攻关,他精益求精,坚持自主研发,用“黑科技”赋能传统产品,突破国外产品的品质垄断;垃圾分类时代,转型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系统研发,创新产业生态,助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青岛模式”。

今年是青岛海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硕环保”)董事长赵同彬创业的第20年,从完全陌生到如今手握数十项专利,他把曾经的冷门项目,做成了年产值近亿元的大企业。

自主研发,助力国产垃圾桶降本提质

荣获1998年优秀士兵、团嘉奖一次;1999年海军优秀值机员;2000年优秀士兵、团嘉奖一次;2001年优秀士官;2001年海军优秀值机员;2002年优秀士官……1997年,赵同彬参军入伍,一连串优秀的获奖履历记录着他的刻苦与努力。

2002年退伍后,等待安置工作期间,赵同彬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彼时,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卫生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盼,垃圾桶作为垃圾填埋处理环节中的重要工具,其需求量和使用量也相对较大。“我觉得环保设备会是一个发展方向,就选择了进入这个行业。”2005年,青岛海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赵同彬一方面要背负贷款创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技术问题是最大的困难。生产垃圾桶,要用到模具,但当时本地竟然找不到此类模具的合适生产企业,不是成本太高,就是品质不行。一个偶然的考察机会,让他发现了机遇。当时,市面上的普通垃圾桶产品,经常出现垃圾桶跟环卫车不配套、寒冷季节甚至会发生开裂等情况,影响垃圾清运效率和城市环境卫生。进口垃圾桶是行业公认的品质标杆,重量轻、性能好,但价格非常高。

于是,赵同彬决定亲自去德国工厂观摩学习,了解高质量模具材料和精密加工技术,购买样品回来研究。他发现,其实垃圾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重量重就一定结实耐用,相反,如果模具设计不合理或制造质量差,可能会导致产品表面不光滑、有流痕、气泡等问题,影响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工作中的赵同彬。受访者提供

但是研发谈何容易,面对质疑声,赵同彬始终坚信,垃圾桶也可以实现高价值,对于本地企业来说是有空间可为的。“我跑了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终于在南方花费了很多资金寻找技术人员帮助我设计并开发出来”。

此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从第一代到第二代再到第三代,海硕环保终于生产出了拥有自主专利知识产权的成熟产品,“我们自主研发的垃圾桶实现了轻量化的同时,使用寿命延长,性能媲美进口产品,单桶市场价格则从进口产品的800元降低到国产产品的300元,可以说,实现了国产化。”

这款产品也帮助企业成功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打开了市场,很多外地客户都慕名到青岛找他们购买。

智能收集设备助力构建垃圾分类“青岛模式”

初战告捷,赵同彬和团队更加坚定了创新研发的信心。为了提升垃圾桶的科技含量,他们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研发资金。

面对市政垃圾桶因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细菌滋生的问题,团队通过技术研发,提高桶内送风范围,改善闭塞环境,防止细菌滋生和恶臭散发;针对烟头等易燃品丢弃引发果皮箱起火燃烧的风险,他们推出智能两分类果皮箱,搭载温度探测和自动灭火功能……这些创新不仅获得了专利授权,还助力市政公共卫生和环境清洁提质升级。截至目前,海硕环保已拥有78项专利知识产权和18项软件著作权。

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出台,明确了包括青岛在内的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凭借前期积累的技术实力,赵同彬和团队开始着手智能垃圾分类收集设备的设计研发,并将业务拓展到专业垃圾分类制造和综合运营。

2020年,山东省首座智能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站在城阳区前旺疃投入使用。社区居民垃圾处理有了全新体验:在指定垃圾投送时间,居民们通过人脸识别打开智能垃圾收集站的门,将垃圾分类投放后,系统会自动称重并将数据上传至后台。如果分类合格,居民可以获得积分,后续凭积分兑换礼品或权益。同时,这座智能垃圾分类密闭收集站还配备了臭氧杀菌系统,彻底改变了小区公共垃圾桶无序存放造成的环境问题。

2020年,企业研发的山东省首座智能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站投入使用。受访者提供

如今,智能垃圾分类收集设备已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通过深度应用AIoT、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这些设备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计量称重、居民身份识别、投放行为识别、精准宣教及账户积分等功能的一体化管理。目前,海硕环保垃圾分类管理各端口注册用户超过7万人,设备覆盖了青岛城阳区、崂山区等主要区域,在山东地区销量名列前茅。

坚持技术引领,打造环境治理设备创新先行者

虽然创业路上充满了挑战,但青岛不仅是自己当兵的地方,也是创业宝地。随着城市的不断完善,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的落地场景越来越丰富。

赵同彬回忆,当年作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青岛给了他们第一笔订单的机会。这些年来,青岛为赵同彬的企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应用场景。2019年,山东省首座全智能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在城阳区世纪公园投入使用;2020年,山东省首座智能生活垃圾分类密闭收集站在城阳区前旺疃投入使用;同年,山东省首个全智能垃圾分类体验馆在崂山区石老人海水浴场落地……每一个“第一次”都是青岛给予的机会,让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是青岛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给了我们企业机会,这个机会也帮助我们迅速成长。”赵同彬说道。近年来,海硕环保先后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知名品牌”、“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荣誉,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赵同彬也在不断反哺社会。他积极参加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的招聘活动,为退役军人和军属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更多战友找到退伍后新的事业价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赵同彬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升级迭代周期,保持行业领先身位。例如,根据“无废城市”建设等新需求,推出了厨余垃圾堆肥等新产品。他认为,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首席记者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