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2025消费发展研究成果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2:14:00    

4月14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报社承办的“2025消费发展研究成果发布活动”在海南海口举行。活动围绕“提振消费与全方位扩大内需”“新消费新业态新趋势”等主题发布了相关智库研究成果。

4月14日,2025消费发展研究成果发布活动在海口举行。主办方供图

全面投资于人

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增强经济韧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活动现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布了《以全面“投资于人”形成消费拉动增长新局面》的专题研究成果。迟福林认为,我国是一个经济转型大国,14亿多人口的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消费潜力。适应以服务型消费为重点的需求结构变化大趋势,要以全面“投资于人”实质性破解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消费信心减弱的突出矛盾,形成内需引领、消费拉动增长的新局面。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贯彻落实‘民生为大’的发展理念,以百万亿‘投资于人’的重大举措,着力做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篇大文章。”迟福林认为,这是未来10年我国经济实现4%—5%增长的重要基础。该项研究提出,既要以百万亿“投资于人”释放14亿人的消费潜力,同时要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此外要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在“投资于人”中的重大作用。

提振消费

全方位扩大内需

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的内在联系和现实意义,以及二者在现阶段的表现特征与未来趋势,成为本次活动发布报告的重要内容。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发布了《提振消费与全方位扩大内需》的研究成果。报告指出,经过连续20多年的高投资,我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投资品和消费品供给能力。在国内消费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缓解供给过剩的压力。面对当前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需要主动地调整国内消费与投资的比例,适度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既是为了适应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的对策。

报告着重建议,当前提振消费应抓住以下几点: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加快户籍城镇化率和扩大城市更新规模、扩大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挖掘住房与出行的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采取有效政策鼓励民间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赵晋平,立足广东省和海南省的调研数据,围绕《扩大消费导向下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与政策创新》这一细分领域,进行了研究成果发布。

报告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7%、7.3%;多数年份收入增长快于支出,但支出收入比出现波动式下降,表明居民消费倾向趋于谨慎。此外,居民收入增长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收入分配率偏低是主要原因。

由此,在政策创新方面,研究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增收,大力发展数字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二是深化农村财产权改革,释放产权制度活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就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创新三次分配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四是灵活就业保障体系,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鼓励创业创新,切实提升就业率水平。

服务消费成经济增长点

绿色消费理念有待普及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匡贤明代表中改院发布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2025中国消费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国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规模仍在不断增长、结构仍在持续优化。把这个市场潜力释放出来,将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内需不足主要表现在消费不足,消费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服务消费潜力未有效释放。根源在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为此,加快推进服务消费潜力释放,重在破除结构性矛盾,重在“以人为中心”推进结构转型与结构性改革。

消费,是经济周期的信号灯,也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南方周末研究院副院长兼绿色研究中心主任曹海东发布了《趋势调研报告:户外爱好者的可持续消费观(2025)》,该调研报告基于2049份有效问卷,首次系统揭示中国户外人群在可持续消费方面的态度、能力与行为。

调研发现,2049位受访者具有高收入、高户外消费、资深户外人特征:约四成(35.82%)受访者2024年税后收入20万元以上,约四成(39.08%)年户外消费额在5000元以上,超五成(53%)拥有1年以上的户外经验。同时,受访者对户外可持续发展有极高的认同。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户外生活需向可持续发展,近四成愿意支付绿色溢价,近六成更爱简易包装,近六成关注材料可持续,超九成乐意购买二手产品。报告也揭露了消费者的认知缺失,仅两成受访者见过产品层面的可持续信息,约一成不知晓任何可持续认证标签。

报告认为,要想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消费,除了生产端努力外,还需要教育端、传播端共同协力,以弥合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

此外,活动现场,南方周末研究院重磅发布“年度消费影响力观察名单”。此项观察名单集合了南方周末研究院多个研究中心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通过对过去一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趋势变化,挖掘出具有创新意义与长远价值导向的消费品牌实践模式和案例。

南方+记者 赵威 黄倩 陈锴进

【作者】 黄倩;赵威;陈锴进

粤琼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