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肃南:调解矛盾“放大招” “四级七天”止纠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8:32:00    

在肃南县祁丰乡有一间工作室的大门常年敞开,无论是风雪交加的寒冬,还是牧忙时节的深夜,只要群众有需要,这里的灯总是亮着——这就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东纳老朵调解工作室”。这座以调解员朵玉山命名的调解工作室,用“一碗奶茶的温度、双语调解的智慧、应急联动的速度”,将法治精神与民族风情编织成基层治理的细密经纬,通过“四级七天”调解机制,在草原深处架起了一座连接民心的桥梁。

近日,祁丰乡两户牧民因草场边界纠纷引发冲突。网格员发现后立即启动“四级七天调解法”,村级调委会当天介入并邀请调解专家朵玉山参与。次日,朵玉山带领草原监理、测绘等部门携带专业设备赴现场,运用卫星地图和历史档案精准勘界。调解中,朵玉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牧民解读《草原法》等法律法规,以“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理念耐心劝导。经几天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不仅重新明确了草场边界,还约定共同维护草场生态,携手发展畜牧养殖。

“作为基层调解工作者,我亲历过无数次矛盾化解的关键时刻,深知这份工作的价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一如既往地运用‘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扎根这片社区多年,居民的性格特点、社区的角角落落,我都烂熟于心,调解业务更是驾轻就熟。往后遇到物业纠纷、家庭矛盾,我都能有的放矢,在七天内高效调解,为法治社会的构建倾尽全力。”调解员朵玉山说道。

据了解,朵玉山工作20多年来,已累计调处各类纠纷600多起,从家长里短的邻里矛盾到涉及数千亩草场的边界争议,从剑拔弩张的家庭纠纷到错综复杂的经济合同争议,调解成功率高达98%,协议履行率达到了100%。多年来,他用耐心、智慧和法治思维,为乡村振兴筑起和谐稳定的基石。

近年来,肃南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作为深化主动创稳的关键举措,通过“四级七天”调解法,构建起了矛盾纠纷排查基层化、分级调处制度化、限时办结规范化、调处化解全员化的工作格局,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媒体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王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