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第十一届“梨花诗会”启幕 共谱双拥文化新篇章
春染金昌,梨花纷飞,诗韵悠扬。4月26日,由金昌市文联、金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金昌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共同主办的金昌市第十一届“梨花诗会”拉开帷幕,这场以“双拥”为主题的文化盛宴,编织起军民同心的精神纽带。

诗会在歌伴舞《把最美的歌献给妈妈》的悠扬歌声中正式启幕,巴扬独奏《游击队歌》以激昂的节奏带观众重温革命岁月,指尖流淌的音符勾勒出先辈们的英勇身影,当《小白杨》的熟悉旋律响起,军民守望相助的情谊随着歌声缓缓流淌。
随后,诗歌联诵《徽帽下的军礼》《镍都的星》等作品将军人奉献与城市腾飞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军民共荣的自豪。旗袍秀《剪影金昌 梦回千年》中,模特身着以剪纸艺术为灵感裁制的旗袍,在古韵与梨香中展现金昌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魅力。快板、歌舞等一系列精彩表演将诗会推向高潮,在长征组歌《到吴起镇》铿锵的合唱中,诗会圆满落下帷幕。

“每年的梨花诗会我都来,今年感觉格外亲切和感动,尤其是那几段歌颂军旅情怀的诗歌朗诵,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市民李建栋说道。
“梨花诗会”秉持着“以花为信、以文会友”的理念,致力于用文学艺术讲好金昌故事。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梨花诗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成为金昌市一项重要的品牌文化活动。本届“梨花诗会”以“军民共赏梨花韵、诗颂双拥鱼水情”为主题,用文艺形式助力金昌市双拥工作的实践探索、品牌塑造、内涵挖掘不断走深走实。
“本次‘梨花诗会’紧紧围绕双拥主题,充分展现金昌市双拥工作优良传统。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创作了一系列文艺作品,用文化致敬军人、致敬老兵。”市文联《西风》杂志副主编、市作协副主席解晓静表示:“刚才的诗歌朗诵中,有一句‘当帽徽摘下时,泥土接住了军礼,迷彩绿是城市的脊梁,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退伍不褪色’这就是军爱民、民拥军的心里话。”

本届“梨花诗会”在位于金川区西坡生产区的“兵客来”生态园内举办,活动现场墨香与梨香交织,文艺家们挥毫泼墨、题字创作。前来参加诗会的退役军人穿着整洁的旧军装,驻足细看宣纸上渐次晕染的梨花水墨,与众多文艺爱好者共品梨花诗韵,回味军旅情怀,构成了一幅军民共赏春色的鱼水情深图景。退役老兵姚国成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老兵,参加今天的活动,我的感触很深。文艺节目、诗词书画都很精彩,希望我们金昌能把这种文化拥军的传统继续发扬下去。”
“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我就扎根在此创业,兴办了这个梨花生态园。正值春天梨花盛开,风景正盛,给我们金昌的文艺家、战友们搭个台子,赏景抒情,把军旅的热血化作对美好生活的追寻,我感觉也特别有意义,也欢迎大家未来多来这儿赏景怡情。”金川区“兵客来”生态园负责人孙天鹏说。

活动最后,市文联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赠送了由金昌市美协、书协和民协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以笔墨结缘、丹青传情,共绘军民团结、双拥花开新篇章。
金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秀娟说:“今天的‘梨花诗会’是市文联‘文化进军营’系列拥军活动之一。4月23日金昌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蝉联‘九连冠’。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持续打造‘文化拥军流动站’等创新载体,让‘智慧双拥’‘文艺双拥’成为金昌标识。依托‘梨花诗会’‘双拥文艺下基层’等活动,让‘军爱民、民拥军’成为城市新风尚。”
记者:武玲奕 柯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