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指挥家长野健:音乐是比语言更好的外交


7月7日晚,73岁指挥家长野健率领汉堡国家爱乐乐团登上上海夏季音乐节舞台。这是他时隔十年再次来到上海,也是他卸任汉堡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前的“告别巡演”。明年,他将接任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及合唱团(OCNE)音乐艺术总监。
重返上海的长野健惊叹于这座城市的飞速变化,并期待与新生代观众相遇:“上海与汉堡是姐妹城市,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国际化的港口城市,都是面向世界的窗口,都有着一流的公共文化空间,都面向未来。”


长野健率领汉堡国家爱乐乐团亮相MISA
自2015年执掌汉堡国家爱乐乐团以来,长野健与乐团共同塑造了独特的“汉堡之声”——一种精准、和谐、统一的音乐风格。2023年,长野健成为乐团荣誉指挥——上一位获此殊荣的还是半个多世纪前执掌乐团的萨瓦利什。
长野健告诉记者,汉堡国家爱乐乐团以德国乐手为主,但成员来自17个国家,长野健形容其为“一个小社会的缩影”——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家通过合作,追求共同的艺术目标。这种多元性使“汉堡之声”既扎根于德奥传统,又带有国际化色彩。
当晚的音乐会以德国当代作曲家约尔格·威德曼的《充满活力的》(Con brio)开场。这部作品创作于2008年,是对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现代解构,碎片化的旋律与突强突弱的动态形成戏剧性张力。长野健透露,25年前,他就与威德曼相识,并参与了该曲的创作讨论:“它像一种幽默的自嘲,听众会发现贝多芬的片段突然‘闯入’,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拉法乌·布莱哈奇演绎莫扎特《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

汉堡国家爱乐乐团
随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拉法乌·布莱哈奇携手乐团演绎莫扎特《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K.491)。下半场,乐团以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压轴,与威德曼的开场曲形成跨越两百年的呼应。
长野健在加州海岸的一个渔村长大,那里居住着许多移民,包括中国人、瑞士人、比利时人、英国人、德国人,如同马赛克的拼接,彼此的文化相互影响。他4岁开始学钢琴,钢琴老师来自德国慕尼黑,不仅仅教他音乐,也教他德国的哲学、文化和艺术。“所以当我搬到德国的时候,我感觉找到了自己的家。”
虽身居小渔村,但音乐赋予了少年长野健跨越时空的想象力。“跟随音乐,我可以去萨尔兹堡、去维也纳、去巴黎。”小时候,长野健曾梦想成为外交官,最终,他发现“音乐是比语言更好的外交”。

演出后台的长野健

指挥台上的长野健
这次来到上海,长野健盛赞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不仅有世界一流的音响,更是社会文化的枢纽”。2017年,易北爱乐音乐厅的开幕让汉堡吸引世界的目光,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虽然这座音乐厅修建时曾因预算超支和地基沉降问题饱受争议,但如今回望,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流的音乐厅不仅仅是演出的场所,也是一座城市面向世界的窗口,上海交响音乐厅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的主题是“写给未来”,聚焦环境保护。长野健说,自古以来,大自然给了作曲家们无穷无尽的灵感,比如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德彪西的《大海》、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等。“作曲家用音符捕捉了自然的壮阔与变幻,音乐不仅是模仿自然,更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也希望能唤起更多人保护自然的意识。”
原标题:《73岁指挥家长野健:音乐是比语言更好的外交》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董天晔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