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门专业到全国领奖台 谁在“十年磨一剑”?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于今天,在四川省泸州市决出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六大竞赛项目中,最终产生一等奖6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59名。其中,来自上海的三名选手,在本次比赛上取得佳绩,有两人荣获二等奖,一人获得三等奖。

今年的文物技能国赛于7月6日上午落下帷幕,两天赛期内,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293名选手共聚一堂,就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和考古探掘工等六个项目,展开同场竞技。7月4日至5日,在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赛区,5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正在进行“巅峰”对决。

代表上海市参加文物技能国赛的,是来自上海博物馆的修复师沈骅和邵真,在全国赛场上,两位修复师与来自全国的高手切磋技艺,虽然时间短,但两位选手却一丝不苟,通过清洗、揭裱、补纸、全色等步骤,发挥水准,顺利完赛。最终沈骅获得本次比赛纸张书画组二等奖、邵真获得三等奖。而在陶瓷组赛场上,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张亚旭,接到的是一件残损面积超过1/3的元代隐青印花瓷盘。这是一件来自四川当地博物馆真正的文物,而要修复它,张亚旭足足花了超过12个多小时的时间,经过清洗、补缺、打磨、作色、绘制纹饰等步骤,最终让古老破碎的青瓷盘恢复原本的样貌。而张亚旭这位高校老师,凭借出色的发挥,最终摘得陶瓷修复组二等奖。

与张亚旭同场比赛的张济夏,来自湖北省博物馆,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的他,原本学的是数控机床专业。因为对陶瓷文物的爱好,在大学毕业前夕才开始拜师学艺。热爱让张济夏天赋涌现,通过优异的表现,他进入文物系统,十多年如一日从事陶瓷文物修复工作,最终十年磨一剑,问鼎本次全国文物技能大赛陶瓷组冠军。

本次大赛以“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获得大赛一等奖且符合申报条件的选手,可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优先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其余获奖选手将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本次大赛除了为文物技能人才提供了切磋技艺的平台,对于激励更多青年文物工作者走技能成才之路,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该项赛事的下一届全国比赛,将在安徽省举行。

看看新闻记者: 彭晔、毛睿、游明灵
编辑: 游明灵
责编: 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