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与企业共建11个联合实验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7:05:00    

近日,在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简称“黄渤海实验室”),医用与工程聚合物团队的胡克苓博士正指导硕士研究生王晓航、王映雪进行聚氨酯的合成实验,为华大化学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

华大化学是国内较早实现规模生产聚氨酯树脂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2021年,企业遇到了环保阻燃技术难题,若不能及时攻克,将极大影响企业订单。

“我们了解到黄渤海实验室具备完善的科研体系,便第一时间与其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充分整合实验室在基础研究上的优势和华大化学在产业方面的优势,力求攻克这一难题。”企业负责人介绍,传统阻燃聚氨酯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需加入大量阻燃成分,这不仅对材料的物理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在纺丝过程中也会出现树脂与填料的微相分离现象,导致设备堵塞。

“我们开发了一种分子尺度含阻燃成分的结构,使材料本身具有阻燃效果,并通过进一步优化设计将阻燃组分转移到树脂侧链,有效地避免了阻燃成分对树脂本身性能的影响,大大保证了材料的物理性能。”黄渤海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模式将科研成果转化周期从常规的5~8年缩短至2~3年,形成可复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样板。

作为山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黄渤海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便加快推进“联合实验室”工作。目前已聘任4名“产业技术研究员”,与企业共建11个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

联合实验室布局覆盖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两大领域,形成了一张清晰的产业技术支撑网络。其中,‌新材料领域‌包括风电轴承润滑密封、纤维界面调控与先进复合材料、核防护涂层材料等7个实验室,聚焦高端材料国产化替代;‌绿色制造领域‌包括脱硫及硫磺回收催化、精工制造与液压技术等4个实验室,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实践证明,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合作企业中已产生明显成效,整体辐射带动企业销售增加值达10亿元左右,成为撬动黄渤海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同样受益于该模式的还有烟台另一家企业。该企业依托实验室的科研创新能力,开发出用于低温下精脱除天然气中有机硫和硫化氢的双功能脱硫催化剂,攻克了天然气高值化利用的难题。“在深度净化天然气的同时,实现副产物硫磺的资源化利用,为天然气高值化利用产业赋能。”该企业负责人介绍,成果能够将现有脱硫出口气中的有机硫进行深度精脱除,能够降低企业10%以上的脱硫成本,提高综合产值8%以上。

为了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速通道”,黄渤海实验室按照“培育一个团队、孵化一个企业、服务一个产业”的思路,以服务省、市标志性产业链的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在企业生产一线调研,聚焦重大产业背后的深层次科学和技术问题,凝练科研攻关项目,产生的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孵化企业等多种形式进行转化。

目前,实验室已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111项,获批经费超过1.6亿元;先后围绕新材料、绿色化工、高端制造等领域调研走访230余家省内企业,与45家企业及高校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金额逾35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让科研方向更具靶向性。同时,大力推动企业孵化进程,为成果转化搭建实体平台,加速技术落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科研到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的‘书架’稳稳搬上生产线的‘货架’,切实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黄渤海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刘少宁 黄秋平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