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嘎隆拉雪山下主播扎堆,垃圾成堆!遏制乱象不能止于“劝而不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6:30:00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有些主播素质太差了,晚上在雪地里直播后,垃圾也不收走,整得一片狼藉”。4月9日,博主@田丰中国游发视频吐槽,在西藏林芝市嘎隆拉隧道附近,长期聚集一群网红博主,做深夜露营吃播、打PK,留下遍地的生活垃圾。

田丰表示,4月10日上午,他和8名志愿者一起,上山把主播们留下的垃圾清理完毕,“因为隧道口附近,没有垃圾桶也没有厕所,他们把生活垃圾就直接扔在了雪地里,甚至还有排泄物。我和志愿者们一共清理了六七袋垃圾,拉下山扔的。”

11日上午,记者致电波密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嘎隆拉隧道口主播长期扎堆直播的情况,相关部门也一直在采取行动,比如恶劣天气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劝返。但主播比较多,有的也不听劝,所以存在一些乱象。”(据4月12日上观新闻)

网络视频截图

嘎隆拉雪山脚下,本是一片纯净和美好,但部分主播的不文明行为,污染了这片净土,破坏了这份宁静。他们为了直播效果,随意挖掘雪坑,搭建临时直播点,随意丢弃垃圾,不仅把美景糟蹋得乱七八糟,还会因为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厨余垃圾和排泄物则可能污染水源等原因,威胁当地居民和野生动物的健康。

这些主播的行为绝对不是无心之失,而是刻意为之的利益选择。他们专门挑深夜扎堆直播,瞄准的是平台流量高峰时段;在雪地生火做饭、打PK,追求的就是“猎奇”“反差”的眼球效应。在过度的流量狂热中,自然环境变成了他们牟取个人利益的工具。这些人在直播时喊着“老铁双击666”,下播后对满地垃圾视而不见,“两面派”的做法彻底暴露出其文明素质的低下。

这种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社会公序良俗,伤害了其他游客的感受,严重损害了网络直播行业的形象。已经有很多网友谴责称:为什么总有些所谓的网红,喜欢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不断叠加的负面印象,影响的不只是某个主播个人的声誉,更可能让公众对网络直播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一乱象,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2024年4月,就已经有博主曝光类似的不文明行为,直到现在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可能已经形成了“破窗效应”,诱发了更多人模仿,可见治理劝阻的效果并不明显。网络主播数量众多,极度容易扎堆跟风,光是恶劣天气劝返根本不足以规范其行为,总有主播“劝而不返”,恰恰暴露出治理的被动和执行力的薄弱。如果不从源头上遏制乱象,光靠志愿者事后清理,不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久而久之必然会力不从心,陷入“清理-污染-再清理”的恶性循环。

对流量的渴求不能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当地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对这种不文明行为进行坚决治理,既要有“堵”的力度,也要有“疏”的智慧。当地应尽快在重点区域增设分类垃圾桶、移动厕所等设施,并安排专人定期清运,从源头减少污染。同时,可在显眼位置设立警示牌,公示举报电话,加强日常巡查,形成“设施完善+监督到位”的双重保障。对于一些频繁破坏公共秩序、屡教不改的主播要依法实施惩戒,也可以通过征收生态押金,开展“垃圾换礼品”等活动,规范主播和游客的行为,让爱护生态、维护公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直播平台应该对户外内容增设“环保承诺”弹窗,对违规主播降权限流,引导全行业提升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网友也应该积极参与监督,在观看类似直播的时候,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督促主播们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氛围,紧盯住这些直播者,让他们不敢乱来,不能越界。别让纯美自然沦为流量狂欢之后的“垃圾场”,要让镜头里的每一帧风景都经得起文明的审视。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