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云南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布朗族)如何起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8 16:12:30    


一、人口分布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其中勐海县的布朗山布朗族乡是最大的聚居区,其他散居于双江、保山、永德、澜沧、墨江、景洪等地。人口数量为127345人。

二、民族起源

布朗族是云南历史上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有文献可考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汉代。

布朗族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是布朗族起源于哀牢的说法已经被大部分学者认可,较为可信。至于哀牢与永昌濮的关系争论较多,不过如今已经趋于统一,认为永昌濮也称哀牢,没有区别。下面从头开始,为您大致梳理一下布朗族的起源。

布朗族属于百濮族系,濮人的记载较早,商周时期已有关于濮人的记载,其居住地在春秋时期楚国西南的广大地区。

汉代文献记载的哀牢,属于濮人的一支,也就是永昌地区的濮人,也称永昌濮,是布朗族有文献可考的最早期先民。

汉晋时期,永昌郡的范围包括如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这说明至少东汉时期,哀牢人已经居住在如今永平、保山等地。

后来昆明人打败濮人,部分濮人南迁。

西晋时期因为战乱,永昌濮人又有一部分南迁到如今凤庆、镇康、临沧一带。

唐朝时期,永昌地区的濮人被称为望蛮扑子蛮,而望蛮是如今佤族的先民,扑子蛮是布朗族先民,他们应该都是由永昌濮分化而来,属于同种。唐朝时期属于南诏管辖,分布范围已经很广了。

后来宋朝时期,大理国强盛,濮人居住的地区部分被傣族先民占据。

元明时期,被称为蒲蛮蒲人,分布范围没有大规模的变化。

清朝时期的濮人分布范围和元明大致相同,只有部分迁去其他地区,之后就没有怎么变动,基本已经形成了如今布朗族的分布格局。

解放前夕又被称作蒲满黑蒲,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自称波朗,施甸地区的布朗族自称本人本族,双江地区的布朗族自称伊娃阿娃,后来在民族认定时,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的起源路径,归纳如下:

百濮——永昌濮(哀牢)——扑子蛮——蒲蛮、蒲人——布朗族

布朗族自古就生活在横断山、澜沧江一带,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天赐的风水宝地。但是因为生产力低下,被迫长期处在汉族和南诏、大理的之间,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发展过程,充满着流离失所、被迫迁徙。

然而历经磨难之后,这些苦难都化成他们口中的传说和故事,虽然故事充满乐观,但是我们依然能捕捉到那一丝悲壮和苍凉。

三、语言文字

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布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有布朗和阿尔佤两大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部分使用傣文、汉文。

四、民族印象

布朗族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种茶制茶和纺织技术高超,这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长期夹缝中的生存经历并没有打倒她,她积极乐观,充满韧性,其热爱生活的品格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