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古诗翻译释义勘误
原文: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一诗,为唐人名篇。今人有注解大意为:该诗采用倒叙的描述方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拂晓时诗人看到月亮已落,到处是霜满天之景,听到乌鸦啼叫,回忆昨晚泊舟江边, 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该诗关键有一点,是否采用倒叙手法。笔者认为,该诗为即景而成,即夜半泊舟,有感而发。不是倒叙手法。理由有二:其一,今人的注释认为采用倒叙手法,其着眼点在“月落”上,认为月落时候一定是早上,其实不然。深秋与冬季,半夜月落很正常,甚至不到半夜月落也很正常(诸位可询问天文方面专业人员,或求证于长期在乡下生活的人,乡下人有看月亮方位辨别夜晚大致时间的习惯)。其二,从思维的连贯性上看,夜半泊舟,看到月落,江枫渔火,旅客愁思不眠,忽然钟声传来,进入客船,一气呵成。但如果理解为:拂晓看到月落,回忆昨晚夜半泊舟江边,看到江枫渔火,伴我愁思难眠,听到寺里钟声,传入客船。思维上从清晨跳到昨晚夜半,让人感到作诗时思维的跳跃不畅,缺乏连贯,感情上缺乏一气呵成之感。综上所述,将该诗理解为即景而成最佳。现重新注解如下。该评论为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译文:月亮已落,夜晚泊舟江边,惊起乌鸦啼叫,渔灯之下,好个霜天,江边枫树,船上渔灯,伴我愁思难眠。忽然,寂静的寒夜,姑苏城外,那寒山寺中,阵阵钟声,传入我夜宿的客船,令人惊觉,此时已是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