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紫荆关的历史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7 14:09:1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由于紫荆关与易水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每每提到紫荆关,便不禁让人想到荆珂,想到悲歌,紫荆关的出现,按分析当在战国时期,"据县志考证,紫荆关建于战国时期,燕昭王20年,为燕赵分界"。由于史料的缺乏,现在试图溯源已经相当困难。但从地理位置上来分析,紫荆关作为一方险胜,又与燕长城位置相近。其出现于燕赵之际的可能性很大。

  紫荆关,见于史籍者,"(汉成帝)阳朔三年秋,关东大水,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7]五阮又作五原,即今之紫荆关,亦称蒲阴陉,时为天下九塞之一,同时也是自古以来东出太行的八陉之一。东汉建武二十一年乌桓举兵南下,直抵五阮关,汉名将马援正是在此伏击了乌桓大军,迫使其北遁,[8]三国时期亦沿用五阮关之名,然而其名之由来今已无可考证。

  北魏范阳郦道元撰《水经注》中有:"易水又东,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9]考其位置,当与汉时高柳五阮关吻合,然而又未见南北朝以前有过"子庄溪水"的任何记述,故子庄关之名当始于北魏。今日紫荆关南数里有万仞山,高峻壁立,[10]关前盘道下乃子庄溪水发源处,故子庄关为紫荆关之前身当无误也。而晚至于宋,子庄关又易名为金坡关,又有作金陂者。《辽史·纪事本末》中有鸡壁寨(砦),音与金陂近,位置亦重合,当也是指金陂。[11]又见金国节要云、燕山之地,易州西北乃金坡关。至民国时在关南30里仍有村曰金坡,由村而东为赴易州要路,所以推断金陂,金坡,鸡壁三者当均是指紫荆关,其出入是音近或形近造成的。[12]

  至于紫荆关之名,则是得于遍布紫荆树的紫荆岭,其名始见于南宋嘉定二年,其年元太祖成吉思汗败金兵于宣德府,怀来,兵临居庸关下,准备一举攻下金中都,然而金兵凭险据守,元军久攻不下,"蒙古主乃自以大兵趋紫荆,败金兵于五回岭"。[13]五回岭今在紫荆关之南,"于是元人进金史表曰:'劲卒居庸关,北拊其背,大军出紫荆口,南扼其吭"。[14]元军于是轻取易涿二州,,由里向外反攻居庸关。金将士皆溃。明季以来,一直沿用紫荆关之名。

在以公路、铁路、航运等手段混合运输的交通业发达的今天,很少再会有人留意紫荆关这样一个小镇。而且从古至今,一旦脱离了军事活动,控制交通孔道的关隘在史籍中的出现频率往往就会大幅度下降,这一问题在前面已经提出,然而实际上无论是边境贸易,驿站邮政,人口牲畜的流动,都无不控制于雄关险隘。若以紫荆关这个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城寨为中心,向东南下紫荆岭经九十里可至易州,东取涿州,再东南九十里便是保定,而由关城向西,逆拒马河而上七十里可至浮图峪,即古之飞狐道,由此而西四百里即是大同。"地记 :太行八陉,六曰飞狐,七曰蒲阴",飞狐即广昌,今为涞源。[15]蒲阴陉即指紫荆关。由紫荆关而西南一百二十里可至插箭岭,中途亦多是平原丘陵,取插箭岭便可顺势南下倒马关。至于出关北上,沿拒马河可直抵京师,亦可围攻沿河口,居庸关,并能远通宣府。近人评论:"紫荆控扼西山之险,路通宣大,为燕京上游,**庸,倒马之间,实为辅车之势。"而用明朝人的描述,便是"南阻盘道之险、北负拒马之渊,近以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踞于中,群隘翼庇乎外,规模壮丽,屹然畿辅保障云。

  发生在紫荆关的战事可谓多矣,除了前面提到汉与乌桓之战,宋辽和战,蒙金之战而外,元朝致和初年,"上都诸王忽剌台等入紫荆关,游兵逼大都城,南燕帖木耳败之于卢沟桥,乃却。"[18]由此而知,即便是在王朝大一统的和平景象下,依旧不能放松对紫荆关的护守,基于此,明王朝对紫荆关的防御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朱元璋在统一北方后,大将华云龙言:"紫荆关芦花山尤为要路,宜设千户所守御之。"[19]朱元璋听取了华的意见,值得注意的是"(紫荆)岭上向有旧关,明初撤而新之"。[20]至于旧关何朝所建,建于关上何处今已无可考证。

  明成祖迁都北京,将战略重心北移,同时也显示出了此时明王朝军事实力的强盛与出击蒙元的决心,"国朝永乐二年始设茂山卫百户一员,领军守之"。[21]成祖的多次北征与蒙元的远遁,给相当薄弱的长城防守留下了很大的喘息空间,而伴随着明朝国力的亏空与蒙古的复苏,长城沿线的防务再度被重视起来,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明初的长城防守体系并不象我们今天在地图上标注的那样由北京怀柔至山西老营分为内外两道防守,在明朝的很长时间里,都只是在对外长城进行着不断的修筑填补,内长城的城墙与墩台的完善,是明中后期的事情。也正是基于此点,一旦宣府大同一线的城墙被蒙古骑兵掘口而入,紫荆关将直接面对来自大同,沿拒马河东进的骑兵与从宣府南下,攻居庸不下的两股火力的威胁,"在今日受虏患,必宣大失守,而紫荆之云火明"。[22]这种形势下,在山北坡地上屯兵筑城,既可控制城下东西向的拒马河河道,又堵住了南北走向的山陉,无疑为首选之策。不仅如此,"正统十四年设守备指挥"。[23]设守备独辖一城的军务,更使明军在紫荆关的防守初步形成了规模。

  有趣的是"正统末,亲征也先,至大同乃议旋师,诸将皆言宜从紫荆关入,王振不从,遂有土木之祸"。[24]英宗被俘于土木堡,明军溃败。"未几,也先至大同,入犯紫荆关,拥上皇而南"。[25]企图一举灭亡明朝。"十月丙辰,(太监)喜宁引虏骑攻紫荆关,副都御史孙祥与之相持四日,虏骑由他道潜入,腹背夹攻,关破"。[26]"副都孙祥、指挥韩清、太监阮尧民俱死于阵"。[27]于是也先骑兵进薄都城,在遭遇了于谦率重兵组织的严密防守后,"也先遁去,其弟伯颜帖木儿复奉皇驾出紫荆关"。[28]如此惨败之后,明朝人意识到"言昨紫荆、居庸等关,既不能御敌之路,又不能遏敌之出,虽名关塞,实则坦途,盖士伍单敝,亭障缺贬,隧纵横而然,非朝夕之积也"。明王室在一方面修复、扩大宣大一线长城规模的同时,更加日益严密起了居庸关以南,经紫荆关至倒马关一线的长城防守。今日之所谓"内三关",即由此而来,"景泰二年复增城池,调保定右卫中千户所官军守御本关"。"景泰三年添设真定、神武二卫官军,春秋两班轮流操守"。[29]至成化年间开始设军"岁于关备冬"。"弘治四年高铨言紫荆之险实被拒马间界破,若莫掩,请即其地增筑城堡,拨军戌守"。[30]于是创设河北堡城墩台,直至此时,紫荆关的防守体系才严密起来。其间"天顺三年卜来等寇大同直抵忻代,诏帅臣颜彪、冯宗率兵屯紫荆、倒马二关,为**,既而石亨欲以大同叛,尝言据大同,塞紫荆,京师何由得至"。[31]可见当时紫荆关防守的重要性。

  经过完善后的紫荆关防守体系,大大突出了其层次性、立体性。由先秦以至金元,发生在紫荆关的争夺可谓不少,然而其战略水平却只是停留在对局部山口孔道的控制与反控制上。以至于往往一关失守而满盘皆输。或许正是取鉴于土木之耻。"紫荆负山临河,势非不险,而近在内地,不足以据一关之枢,所恃为固者群隘耳"。[32]而固守群隘之道,在冷兵器装备的明朝人来看,莫过于修筑长城了。然而,"紫荆关西自白石口历湖孩(今胡海口),宁静庵,浮图峪,乌龙沟,西北则金水、马水二口,北抵大龙门、沿河而止,层峦区曲障,几四百里风马牛不相及,但得一道便可驰入…",[33]"嘉靖三十二年,俺答入大同。趋紫荆关,急攻插箭岭、浮图峪,官军拒却之"。[34]当时最有效的防守措施,便是修筑坚固高大的城墙。至于这一漫长的修筑工作的严肃性,单是从保存下来的密集得惊人的敌台和高大的墙体上便可反映出。在距离紫荆关较近的乌龙沟与马水口两处口隘,长城的完整程度和其辅助防御设施的配置都丝毫不逊于久负盛名的八达岭。根据《西关志》的统计,紫荆关所统辖的长城隘口,以金水口、盘石口、黄土岭口、奇峰口、乌龙潭口、马水口、大龙门口、沿河口、浮图峪、乌龙沟、白石口共十一处最为险冲。而在各隘口之下,又多有边地居民出入往来于边墙内外的豁口共计九十二处。从今天的明长城保存情况来看,自涞源县西七亩地村始,东至北京门头沟沿河城乡止的紫荆关辖域内,除因山险而未筑墙的地段外,共保存有明代边墙二百一十华里,砖砌敌台三百三十九座(多保存较好)。[35]如此密集的防御设置,与明代九边十一镇中的其他任何一处相比,都绝不逊色。

如前文所简述,紫荆关关城初建于正统初年,是为旧城。"长三百八十丈,夹城一道,长九十丈。南门楼二座,南水门三空,北门楼一座,圈城重门,东水门一空。城楼四座,城铺五间"。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在关城北部,由于城墙紧依拒马河岸而建,墙体的变化不甚自由,又由于景泰年后屡次的扩建、加筑,旧墙已经很难见到,只在个别新墙坍塌的地方暴露出来(如北门西侧)。不同于新城的地方在于旧城的墙剖面呈梯形,而非今日普遍的长方形。相同处在于新旧城墙均是以花岗岩条石为座,内以碎石土填充,外包青砖。新墙的墙体在旧墙的基础上增厚了近一米。应当说明的是,明代长城的墙体建筑,除了以紫荆关为代表的砖石混合型外,还有土墙、碎石墙、山险墙、木墙等等多种类型。仅紫荆关周围的几处长城险冲,就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墙体,所以决不可以单凭墙体的类型判断其构建年代,应当综合分析其周围地势地区特点等诸多相关因素,(本文不不多论述了)。至于新墙,则始建于景泰元年,"长六百八丈五尺,夹城一道,长五十七丈,梢城一道,长八十丈,南门楼一座,圈城二十七丈,南水门一空,北水门一空,东门楼一座,角楼一座,敌楼一座,城铺八间"。其规模明显大于旧城,这很大程度上是土木之变的影响,除了"弘治二年添设本关河北迤西堡城一座……"及"成化十一年建立南石门一座……"外,嘉靖、万历直至崇祯朝,都在不断的修筑与完善紫荆关。今天所能见到的紫荆关遗址,从规模上讲最后完于嘉靖二十年。[36]

  易曰: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御戎上策,其出此乎?然险而曰设,必因地势之险而用人力以修为之也。又曰以守者,盖守不可以无险,而险不可以无兵。自"土木之变"后,"正德三年改守备为参将",(正德)九年武宗又进一步在紫荆关设置副总兵,时有常驻守军近一千二百人,"(嘉靖)二十年新添保定卫常守官军八百五十二员,二十六年三月新添茂山卫常守旗军六百三十九名"。[37]难怪明人叹曰;"方今沿边之守,有营有堡,有墩有空,有巡探有按伏,有备御以分其徒,有将领以总其权,有游击以备调发,有总领以司机权,防守之道备矣"。[38]

  清朝入关以后,长城的历史角色开始变化。但紫荆关作为重要的交通孔道,依旧是有重兵把守的,"初设副将,康熙三十二年设参将驻易州城西紫荆关城辖本营,并分防三讯兼辖白石口、广昌、插箭岭、樊山四营",有"守备一人,千总一人,皆驻本营,把总三人(分驻本营、浮图峪、乌龙沟)",[39]与明朝时的配置相比,控制西出太行之路仍是紫荆关的主要职能,但从其把总驻所来看,浮图峪-宁静庵-白石山一线的防守以渐被忽略,这显然是失掉了北防蒙古的巨大压力的结果。雍正始葬于易县西陵,又赋予了紫荆关以特殊的使命,尽管清帝拜谒西陵走的是房山-良乡-易县梁格庄之路,却并不妨碍紫荆关在有清一代的长时间内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军事地位,康熙帝亦曾在拜谒五台山的归途中在紫荆关阅兵,后人记"(关南)东石壁嵌石碑二……其一镌曰天子阅武处,乃清圣祖幸五台驻跸于此…"。[40]

  在现代化的交通时代到来之前,紫荆关以其特有的地理优势,控制了路通华北,出入太行的几条重要交通线路,由京师而西入太行,或走居庸,或走紫荆。由大同而南过雁门,欲取保定,必先攻飞狐、紫荆。明人有叹曰"真保之图,南自马陵诸山,迤逦至紫荆,复东折而抵居庸,其险隘有疏密,因之防守有冲缓,要以紫荆为之要害焉"。[41]东自天津入晋,紫荆首当其冲,"运货经此者颇多,盖涞源,蔚县之货,取诸保定、满城、完县,或仰给涞蔚之粮,此关当四县之冲"。[42]可见无论是由宣大南下,或是由京津西行,紫荆关都是必经之路。989年,宋端拱二年,契丹统和七年"正月,契丹陷宋易州,遂据之。三月,契丹开奇峰路,通易州市"。[43]"参将守此,每一驮纳铜币二枚,为历来之规费,至今(民国五年)未革也"。[44]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占天津,攻保定及周围地区,"庚子之役,升允帅晋威军屯广昌,守紫荆关。九月十一日,竟为联军所袭","联军间道据关之东高峰,用大炮俯攻之,升允退至广昌,遂以不守"。[45]自此而后,紫荆关的"中兴史"结束了。

  清末政局腐败,李鸿章为讨西太后慈禧欢心,特意修筑了从高碑店至易县梁格庄的一段铁路。新筑的这段铁路一与北京至保定的铁路连接后,大大方便了西太后拜谒西陵的出行。这条铁路的货运价值并不大,旅游价值也较有限,"每早7:30始于正阳门,后至高碑店换车,12:30至易州,为京汉枝路。车站仍沿旧称为易州车站,在易州东门之北三里许"。[46]即便如此,根据史料的记载,往来易县与北京仍很是不便。日伪时期又不断受到抗日军民的破坏,终于在解放前被政府陆续拆掉了。但它的出现与存在却直接影响了紫荆关的发展。铁路的开通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铁路的延伸促使易县周边同样不发达山区地区的物资开始向易县集中,(特别是涞源及山西东部的灵邱等县),原先高大宏伟的长城"高下随山势颇坚固,年久失修,渐有破坏处"。近而又有时论"易县紫荆关一带边墙,古人用以防蒙古之长城,其实近日汉蒙一家,徒留此为交通障碍物也"。[47]

  涞易等县之物产,除煤炭外,以金属矿石和烟草为最大宗。矿石的出口要依靠快捷的运输,民国时期规模尚小,烟草的出口规模虽大,却多靠铁路流向北京等周边大城市,与紫荆关并无太多联系。"粮食谷物出口者,以绿豆为多。输入者,小麦为多"。按前文所引材料分析,涞、蔚、满城、完县区域内当有一定的物资交流需经过紫荆关。其时最盛者,莫过于牧羊业,"易县山坡地宜牧羊,每年羊市驱赴京者十三万头,与张家口羊商角逐,紫荆形胜,不让居庸,牧羊状况相似,特不当大道,知者少也"。每年征收的羊税当不少。其余见于史料者有"(紫荆关)关口外率多栗园,绵亘数十里,军民赖之,系彼处寺中所主,为常住资供之产"。[48]又有党参等土产,然而总的来讲,涞易地区仍属于河北省的较贫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