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代表作,你知道多少?
雨果(Charles Rudolph 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者、社会活动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托尔斯泰齐名。
他出生于法国东部的布尔日市,父亲是一位法国军官,母亲是俄罗斯人。他曾就读于巴黎大学。
雨果一生写过大量文学作品,被誉为“法兰西最伟大的诗人”和“法兰西最杰出的作家”。
雨果在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他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作家,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之父”。
他一生写了近60部小说、5部诗集、4部戏剧和大量的散文随笔作品。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戏剧《死魂灵》(又译为《黑奴吁天录》)等。
雨果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和悲剧性。
雨果的父亲是一个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雨果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改嫁了一位有妇之夫,雨果便被继父收养了。
在他十六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雨果从此便离开了生养他的家庭,开始了流浪生活。
雨果一生坎坷,曾三次被捕入狱;后又因发表抨击沙皇专制统治的文章而被流放到非洲;
当他回到巴黎后,又因发表过一些反动言论而再次被捕入狱;经过漫长的监狱生活和精神折磨后,雨果终于在四十七岁那年离开了人世。
雨果在临终前曾说:“我很幸福!我是个自由人。”
一、早期的写作生涯
1821年,维克多·雨果出生在法国的里尔城,他的父亲是个商人,他的母亲是个犹太人。
从1851年到1860年,雨果在法国圣雷米中学完成了中学学业。
1863年,他开始了他的大学教育生涯,在巴黎大学学习神学。1864年,雨果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论法国文学中的戏剧》,1866年完成了论文《论英国戏剧》。
1868年,雨果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巴黎大学任教。同时也开始撰写《巴黎圣母院》的手稿。
1850年到1851年,他在巴黎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他用法语创作了小说《巴黎圣母院》、剧本《克伦威尔》和《悲惨世界》。
1853年到1870年,雨果用法语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克伦威尔》《悲惨世界》《艾蒂安和斐尔南德》和《浮士德博士》。
他开始写短篇故事、短篇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
1887年到1890年,雨果用法语创作了长篇小说《欧那尼·奥兰多·德拉罗什的故事》、剧本《欧那尼·奥兰多·德拉罗什的故事:梅斯内克伯爵的故事》、小说《浮士德博士》和长篇小说《艾蒂安和斐尔南德》。
三、戏剧《九三年》
这是雨果第一次独立地尝试创作戏剧。在1850年代,雨果完成了几个剧本,包括《欧那尼》《小约翰》和《玛丽·德·蒙泰古》。
这三部剧本都是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为背景,但是内容不完全一样。欧那尼是一个贫穷的乡下姑娘,她在巴黎过着受人冷落和蔑视的生活;
小约翰则是一个出身显贵的少年,他在巴黎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玛丽·德·蒙泰古是一个妓女,她在巴黎过着为人不齿的生活。
三个人物都是贫穷、孤独、颓废的,但他们都有着高尚的情操。
雨果写《九三年》,是想通过这部作品来揭露社会现实,表现社会上的各个阶层的人生活在孤独、贫困、压抑之中。
他的第一个剧本《欧那尼》和《小约翰》都表现了下层人民的不幸,但都没有直接提出他们生存在黑暗世界里所遭受的种种苦难。
而《九三年》则把他们带到了黑暗世界中,使他们感受到了种种痛苦。《欧那尼》中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巴黎过着凄苦的生活。
主人公欧那尼是一个下层妇女,她为了生存在巴黎卖淫为生;她与一个年轻贵族发生了爱情。
但是当她爱上对方时,却遭到拒绝,于是她接受了另一个年轻贵族——她以前的情人蒙泰古。
当她再次与蒙泰古相见时,却发现他已成为另一个人,原来蒙泰古为了报复欧那尼而娶了另一个妓女。
欧那尼为了使蒙泰古相信自己所受的痛苦而和他结婚,却受到蒙泰古妻子的冷嘲热讽;最后蒙泰古在妻子与情妇之间选择了情妇;欧那尼为了爱而被抛弃。
四、《巴黎圣母院》
雨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又译为《巴黎的罪人》),是一部以18世纪法国为背景的浪漫主义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外表丑陋、内心却纯洁善良、富有正义感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和美丽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少女爱斯美拉达。
伽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所养,从小就在教堂里长大,他的心里充满了邪恶。
后来他被法庭判决处以绞刑,在行刑时,爱斯美拉达用自己甜美的歌声唤醒了伽西莫多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不忍心去执行绞刑,于是用一块白布将他救出。
在爱斯美拉达被救出后,伽西莫多就爱上了她。由于爱斯美拉达和克洛德有着同样的目的,即想让伽西莫多“抛弃”自己,便让他在“巴黎圣母院”流浪,做一个乞丐。
在流浪期间,爱斯美拉达为了救自己的主人而被当时社会视为异端的主教克洛德所诱奸,并最终遭到克洛德的杀害。
伽西莫多为了保护爱斯美拉达而被抓起来并被判处绞刑,在行刑时他看到了爱斯美拉达的“尸体”后竟然从绞刑架上跳了下来,并最终与爱斯美拉达在一起。
与此同时,克洛德和其他两个贵族企图通过一场宫廷政变来夺取政权。他们把伽西莫多和爱斯美拉达囚禁在巴黎圣母院中。
由于这三个人都对爱斯美拉达怀有敌意,克洛德便决定处决她。
但最终卡西莫多救下了爱斯美拉达并将她带到了巴黎圣母院中居住。
在这期间,克洛德对爱斯美拉达进行了百般侮辱和折磨。
五、《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也是雨果文学上的最高成就。
小说以19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名叫冉阿让的苦役犯在狱中挣扎十几年后越狱并改名换姓,当了市长,接济孤苦无依的老人、孤儿和穷苦妇女,并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故事。
他用了整整四年时间,终于使被判死刑的冉阿让重新获得了自由。之后,他把自己从苦役犯所得到的一笔钱捐献给慈善机构,用来救济贫苦和饥饿中的人们;
然后,他又设法找到一个善人来领导穷人进行斗争;最后,他又把从苦役犯所得到的一笔钱交给一个贫困无依的少年,让他去重建自己的幸福生活。
《悲惨世界》是一部具有浓厚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雨果把人道主义思想贯穿始终。
他谴责那些贪赃枉法、损人利己、阴险狡诈、毫无良心、道德败坏的人;赞扬那些勇敢正直、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人;还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罪恶和弊病。
《悲惨世界》以“悲惨”两字贯穿全书,描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革命前夕群众斗争和起义;
拿破仑战争时期资产阶级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拿破仑退位后复辟王朝时期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拿破仑战败后复辟王朝时期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等。全书叙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各阶层所遭受的种种苦难。
小说真实地再现了雨果对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
六、《海上劳工》
《海上劳工》是雨果的另一部长篇政治小说,出版于1859年。
这部作品与《悲惨世界》一样,是雨果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批判。它以海上劳工的悲惨生活为题材,揭露了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的罪行,以及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工人的残酷剥削。
雨果在小说中歌颂了那些在海上冒险求生的工人,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控诉了资产阶级政府对本国劳动者的残酷压迫。
《海上劳工》出版后,曾遭到当时社会舆论的批评和攻击。雨果在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泰晤士报》发表社论,批评这部小说是“罪恶之书”,是“不可能完成”、“永远不会完成”的著作。
法国人民对雨果和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感到极大反感,雨果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
雨果在小说发表后的第三年即1859年被指控犯有叛国罪,流放到非洲摩洛哥一带的沙漠里。但他并没有被打倒,他在那里以写作为生。
1860年左右他才回到巴黎,并在那里继续创作了小说《海上劳工》。
《海上劳工》是雨果创作生涯中最重要、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了海上劳工悲惨而悲壮的生活状况和他们不甘屈辱、反抗压迫的精神,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工人残酷剥削、压榨和迫害所造成的种种社会矛盾。
雨果通过这一题材,向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自己尖锐而深刻的批判。
七、从文学评论家到人民艺术家
1803年,由于雨果与拿破仑关系密切,他被授予了男爵的爵位。1810年,雨果与拿破仑的女儿路易丝结婚。雨果和路易丝于1814年生下一个儿子。
1827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雨果立即发表了一篇名为《路易》的文章,强烈谴责资产阶级革命。
1829年,雨果与《法兰西评论》主编路易·布莱纳(Louis Blaine)的女儿结婚。
1832年8月30日,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雨果共和国勋章(Urban Protestant),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城市——拉维耶(Laville)。这是法国授予公民的最高荣誉。
1843年4月25日,雨果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1851年5月5日,他因《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形象被授予大仲马(Gregory Dumas)勋章(Honor of the Art of the Gregory);1852年4月18日,他又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Empire of British Empire)。
1860年6月15日,雨果发表了一篇题为《论法兰西的文学》(Le langue des langue)的论文,这是他所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
1870年5月2日,雨果因肺部疾病在巴黎逝世。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塑造了一个对自己所信仰的正义和道德毫无知觉的卡西莫多形象。雨果坚持认为这部小说是“为整个人类而写”的。
作者总结
雨果一生所写的文学作品,涉及到各个领域,也受到各个阶层的读者欢迎。
雨果以其广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深刻的思想,以及在文学、戏剧、诗歌、小说和哲学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小说创作和诗歌创作。
雨果被誉为“法兰西最杰出的诗人”、“法兰西最杰出的小说家”的剧作家”和“法兰西最杰出的散文作家”。
雨果一生写了大量诗歌和散文,被称为“法兰西文学之王”。
雨果一生中共创作了13部长篇和140多首短诗。
他把自己的全部作品收集在一部《书信集》里,这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他还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其中有9部被收入《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笑面人》等经典作品中。
他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少年时期》,他说自己是“一个既幸福又不幸的人”,尽管他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但小时候生活非常艰难,因此他对社会、对他人都怀有深深的同情。
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他毕生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正义而斗争。
雨果一生致力于研究和创作,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雨果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学创作。
1872年以后,雨果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作上。在1881年到1882年之间,他完成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笑面人》。
这三部作品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作品。
1881年之后,雨果不再创作小说了,但他却一直在积极探索创作其他形式和题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