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假释是什么
减刑和假释都属于 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部分,旨在激励罪犯改造,实现促进罪犯改造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减刑
定义:减刑是指对罪犯的原判刑罚予以减轻的刑罚执行制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适用对象: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
减刑幅度:根据犯罪分子的悔改表现和立功情况,减刑幅度会有所不同。例如,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假释
定义:假释是指对罪犯附加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刑罚执行制度。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适用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且需执行一定刑期后。
假释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假释考验:假释后,犯罪分子需接受一定期限的考验,在考验期内遵守相关规定,无再犯罪危险,则假释成立。
减刑和假释虽然都是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激励,但区别在于:
减刑是直接减轻刑期,罪犯仍在监狱中执行剩余的刑期。
假释是提前释放,但需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相关规定,若违反规定则可能撤销假释,继续服刑。
建议家属和服刑人员充分了解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和程序,积极配合监狱管理工作,以期获得更好的改造效果和早日回归社会。